位于厦门集美的陈嘉庚纪念馆收藏着一则年代久远的通告,是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于1939年2月8日发布的总会第六号通告,内容为招募机工回国服务。在爱国侨领的号召下,3200多名华侨青年抛家舍业回国参战惠红网,在滇缅公路上挥洒热血……
1939年,中国沿海港口相继被日军占领或封锁,国际援华物资补给线几近断绝。当时,新修通的滇缅公路成为关乎国运的抗战运输生命线,1940年6月后更是成为国内唯一的国际物资运输通道,但却因驾驶人员匮乏而陷入瘫痪。西南运输处处长宋子良急电南侨总会,委托主席陈嘉庚在南洋各地代为招募驾修人员。陈嘉庚当即应允,认为此乃“国民应尽天职”。他发布南侨总会第六号公告惠红网,并招募组建“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”。
国难当头,海外赤子心急如焚,他们放弃自己在南洋优渥的生活,告别父母妻儿,纷纷响应侨领陈嘉庚的号召踊跃报名。报名者中不仅有职业司机,还有工人、店员,也有工程师、教师、医生,其中不乏抛家舍业的富家子弟,甚至还有女扮男装的巾帼英雄和心怀大爱的国际友人。面对瘴疟横行、雨水泥泞、险路环生、日机轰炸这四道“生死难关”,他们奋不顾身,视死如归,拼死抢运大批抗战物资,抢修大量汽车,护送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,服务于盟军行动……3200多名南侨机工中,千余人为国捐躯,长眠于滇缅公路,平均每公里便牺牲一人。赤子功勋,可歌可泣!
如今,看着这则通告,仿佛还能听见引擎的轰鸣。南侨机工的爱国精神早已融入祖国山河,诉说着海外华侨与祖国血脉相连的烽火侨心。
来源:《福建统一战线》编辑部、厦门市委统战部
推荐关注惠红网
发布于:北京市领航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