亨利·基辛格,这位活到百岁的美国前国务卿,不仅是20世纪国际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,更是一位全球知名的国际专家。从推动中美破冰,到预言局部战争取代全面核冲突,他的很多观点都在几十年后以某种形式成为现实。
而在他人生最后阶段提出的“2049三霸主”论断,尤其引人关注,按照他的说法,美国、中国和印度将成为新时代的领头羊,而曾经与美国平分秋色的俄罗斯,则可能滑向三流国家的行列。
这话从一位见证了二战、冷战乃至21世纪全球震荡的老人嘴里说出来,确实让人没法完全一笑置之。
展开剩余87%基辛格其人基辛格1923年生于德国,犹太裔的身份让他在纳粹阴影下度过童年,15岁移民美国时连英语都说不利索,但就是从这样一个难民背景起步,他后来走进哈佛、踏入白宫,成为尼克松时代的国务卿,参与了一系列改变世界格局的外交动作。
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他1971年秘密访华,为中美关系正常化铺路,但很多人不知道,他从学术阶段开始,就一直在尝试用理论推演未来。
他的现实主义思路一直是明确且超前的,早在五十年代,他就在著作中指出,核武器的存在将使大国避免全面战争,转而采取有限冲突。后来越南战争的进程,某种程度上也印证了他的判断。
步入晚年,基辛格依然没有闲着,开咨询公司、写书、见各国领导人,哪怕九十多岁还在研究人工智能会不会颠覆国际平衡,看得出,基辛格习惯从历史里找规律、在现实里看趋势。
除了上述语言,基辛格还预言“中美若不有效沟通会走向对立”“乌克兰必须在美俄之间找平衡否则会倒霉”……这些观点是否切合实际瑶鸿配资,如今的国际局势已经十分明了。
而这也使他在离世前提出“2049三霸主”观点更加引人关注。
2049年将出现3个霸主?基辛格认为,2049年美国、中国、印度将成为全球的三个霸主,而俄罗斯则可能沦为“三流国家”。注意,他说的“霸主”,并不是指传统意义上军事侵略、殖民扩张型的霸权国家,而是在综合国力领先的大国。
美国自不必多说,自从苏联解体后就一直稳坐“全球霸主”的位置,作为当前唯一超级大国,其地位在短期内难以被全面超越。
而且它在科技研发、金融体系、军事布局、文化输出等方面仍然占据高地,从硅谷的创新能力到美元的国际地位,从好莱坞的文化影响到北约的联盟网络,美国依然有很强的系统优势。
除非发生极度黑天鹅的事件,否则到2049年瑶鸿配资,美国大概率还是世界头号玩家,但美国如果不能处理好内部分裂、党争加剧和社会失衡,长期来看也可能遭遇瓶颈。
中国则被基辛格点名,一点都不意外,长期以来,中国的发展潜力全球有目共睹,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,经济规模翻了几十倍,不只是一带一路、本币结算这类对外战略的推进,中国在5G、人工智能、航天等领域也逐渐进入第一梯队。
可以说,中国是唯一一个有潜力在全领域和美国竞争的国家,如果发展节奏保持下去,到2049年,不仅是亚洲的核心经济体,更可能成为全球贸易和科技双引擎之一。
但为何“第三个霸主”会是印度呢?这个名额估计让不少人意外,很多人现在看印度,首先想到的是基础设施不足、社会分化、制造业水平不高,但基辛格却把砝码押在印度的体量红利。
印度是目前人口最多、结构也最年轻的国家之一,哪怕它存在基础设施落后、工业化不彻底、社会分层严重等问题,光靠人口规模就能撑起一个巨量市场。
近年来莫迪政府一直在推动“印度制造”、数字印度和外贸多元化,虽然效果时好时坏,但它不需要变成下一个中国,其地理位置也极佳,俯瞰印度洋,战略价值显著,如果印度能逐步改善教育、释放人口红利,它完全有可能成为中美之后的第三极。
看得出来,基辛格的逻辑不在于三国现在有多强,而在于它们是否具备持续增长的资本。那么问题来了,如果美、中、印真的成了“新三大霸主”,那原来的一些大佬去哪了?比如俄罗斯。
从超级大国到“三流国家”?基辛格对俄罗斯的预测堪称最狠,也最引人争议,毕竟这个国家曾经是苏联的核心、是能跟美国掰手腕的超级大国。
即便在苏联解体后,俄罗斯仍拥有广阔的国土、海量的自然资源、庞大的核武库以及深厚的军事科技积淀。那为什么基辛格会认为它可能滑向“三流”?
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出在经济结构上,俄罗斯经济仍然高度依赖石油、天然气等资源出口,国际能源价格一波动,俄罗斯国库就吃紧。
尽管普京政府多年来一直强调要“经济多元化”,但制造业、高科技、消费等领域的发展速度远远跟不上期待,再加上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西方持续制裁,俄罗斯与欧美关系持续僵持,技术获取、资金流入都受到限制。
军事上,俄罗斯虽然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家底,但在现代化装备更新、海军建设、信息化作战等方面逐渐被中美甩开。
乌克兰战争中暴露出的后勤问题、装备损耗、指挥效率等,也让外界对俄军真实战力有了重新评估。当然,没人敢小看俄罗斯的核威慑力量,但那更多是“最后的底牌”,而不是日常国际博弈中的有效工具。
不过,要说俄罗斯就此一蹶不振,也未免太绝对,它依然有丰富的资源、较强的科研基础,也在加强和中国、印度等国的合作,参与“一带一路”倡议、扩大与本币结算贸易、深化金砖机制等等,都是俄罗斯试图突破围堵的方式。
未来二十年,如果俄罗斯能真正推进经济转型、打破能源依赖、改善国际环境,它仍有翻盘的可能。
基辛格对2049的预测,既不是预言书,也不是路线图,国际格局的演变受到太多变量的影响。
大国崛起离不开经济健康、科技自主、人口结构和战略远见,而衰落,往往从封闭、单一化和孤立开始,不管是中国、美国、印度,还是俄罗斯,其实都面临自己的考题。
主要信源 基辛格的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——澎湃新闻2023-07-21 普京:俄GDP连续两年增速超4% 绝不允许经济陷入衰退——财联社2025-06-21发布于:河南省领航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